VR技术运用在小学科学的优势
更新时间:2021-12-30 来源:宝典全年资料大全 浏览:0
小学科学教育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师资匮乏和教具短缺等问题。将VR技术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可使传统课堂更具沉浸感和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教学质量。所以VR技术运用在小学科学的优势的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形成令人激动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VR课程增强了学生的沉浸感、临场感和趣味性,可以让枯燥无味的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出现。在VR课程中设计了很多游戏互动环节,学生通过手持手柄可以自行操作游戏项目,这些游戏项目都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精心设置的游戏环节,学生参与度极高。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果能够把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必然会受到学生欢迎,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提升科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在小学科学实验室中,有一些实验涉及具有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还有一些实验必须在一定的高低温、高压环境下实现,这些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实际教学中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规范的操作,这给科学课堂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VR技术提供的实验操作模拟片段真实、逼真。让小学生们进入虚拟的环境中,通过手柄操作实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也认识到不正确的操作后果,这样加深了孩子对操作失误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性训练,大大降低了实验中的风险,保证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行观察、自主研究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目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往往比老师一味灌输要好得多。在VR教室里,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全方位的运用感官和思维去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超现实的虚拟环境中自由移动、交互和操作,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创造难以实现的场景
VR技术可以创造出许多以往教学中难以展现的教学场景,比如人体结构、宇宙、昆虫世界等。很多小学科学课上不可复制的场景都可以用VR技术实现,学生沉浸在虚拟的场景中了解课本中的知识,更直观地达到教学的效果。授课老师可以对学习的片段进行分解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使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事物等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强化深层学习从而使教师的讲述更精辟、生动、形象,促使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打破时空的限制
VR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探索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原子分子,从宏观到微观,学生不但可以走近这些物体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的观察,还可以对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解剖分析。对于有些观察和探索的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需要几十年至上百年才能观察的变化过程,通过VR技术,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观察。
VR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将它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氛围更活跃。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空间性等有点,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场景式教学,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双重效果。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小学科学课堂中VR技术的应用价值,橘老师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课前,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与VR开发团队的教研人员反复对VR内容的素材进行研讨,设计能真正辅助小学科学课堂的VR教学内容。除此之外,科学教研组老师也要一一对某一课进行探讨研究,最后达成统一的教学设计,确保得到一堂高效的VR科学课堂。
课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VR课堂可以在某一VR场景内自主学习某个内容,教师通过大屏或平板进行实时跟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学习的部分。
课后,教师要及时的对VR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同组老师交流上VR课的心得体会,总结VR教学的经验,为下次VR课做好铺垫。